感謝他護送故宮文物 #莊嚴先生逝世四十二週年紀念 莊嚴(1899-1980),字尚嚴,號慕陵,晚號六一翁。祖籍江蘇…

#莊嚴先生逝世四十二週年紀念

莊嚴(1899-1980),字尚嚴,號慕陵,晚號六一翁。祖籍江蘇,遷居北京,生於民前十三年,民國六十九年三月十二日逝世。父聘臣,母親朱氏。民國九年(1920)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就讀。

民國十三年(1924)畢業後,入國學門研究所考古研究室擔任助教,與同學「臺靜農、董作賓」等為知交。兼任《國立古物保存委員會》北平分會執行秘書,整理「藝風堂」金石拓片。

民國十四年(1925)故宮博物院聘任為古物館科員。民國十九年(1930)參加河北易縣的考古工作,後兼任古物保管委員會秘書。民國二十年(1931)發起「圓臺印社」,是年與妻「申若俠」結婚。

民國二十二年(1933)任古物館第一科科長;民國二十四年(1935)隨文物前往「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戰軍興,莊氏守護大批文物隨國府遷徙,舉家與故宮文物同行。

民國三十七年(1948)十二月,奉命護送故宮南京分院文物來臺,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及中央圖書館的文物和人員於二十六日抵臺,經基隆至楊梅車站旁倉庫暫存。

民國三十八年(1949),運臺之第二、三批文物分別於一月六日和二月二十二日,陸續抵臺,遷運至臺中糖廠倉庫寄存。民國三十九年(1950),隨故宮文物遷入新建成的霧峰北溝庫房。

民國五十三年(1964),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民國五十四年(1965),臺北外雙溪故宮新館落成,由霧峰北溝庫房存放十五年之文物全數遷往新館,舉家移居臺北。

民國五十八年(1969),故宮副院長退休後轉任中國文化學院(現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民國六十七年(1978),受邀撰寫〈蔡孑民先生墓表〉紀念蔡元培先生。

莊嚴六十一歲時,仿歐陽修的六一,每日必做六件事:寫字、散步、喝酒、靜坐、打拳、奉行自己,晚號六一翁。

民國六十八年(1979),罹直腸癌,入榮民總醫院開刀後返家靜養。民國六十九年(1980)三月十二日,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享壽八十二歲。

抗戰烽火中陪故宮文物遷徙的莊嚴先生,其專於古文物、藝術史學、擅書法,以宋徽宗瘦金體書法聞名。其行草書則有趙孟頫的神韻又融和瘦金書的筆法及風采。著作《故宮.書法.莊嚴》、《六一之一錄》等傳世。









來源摸我

關於 黑特民進黨

History will have to record that the greatest tragedy of this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was not the strident clamor of the bad people, but the appalling silence of the good people.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會喜歡

不可以說走了,那可以說薨了嗎?

不可以說走了,那可以說薨了嗎?

不可以說走了,那可以說薨了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