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寫的是政治,希望我們的政府能夠正視這個危機。
.
記得嗎?鄭有傑導演的政治諷刺喜劇《潛規則》(2011)當中,一群電影劇組人員千方百計想要將司令台上的中華民國國旗取下。
.
《潛規則》是我認為21世紀的最好看的台灣電影/短片,因為該片完美捕捉了時代的情勢,而且至今仍能引起廣泛共鳴。當時的台灣人把西進中國影視產業發展當作一件很普遍也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大多數台灣電影也會先進行「自我審查」,在劇本階段就會評估好進入中國市場發行的可能。而為了能夠在對岸賺到錢,當然就要「委曲求全」。
.
然而,在2025年的現在,儘管台灣創作者已經越來越能夠施展拳腳,但顧忌仍在,大多數作品還是避免冒犯中國,統獨議題是絕不碰的,連擦邊也不會。中共卻沒有在客氣,影集《沉默的榮耀》(2025)是首部以國共內戰後的在台中共地下陣線為主題的電視劇,預計在2026年上映的《澎湖海戰》則是講述施琅出兵台灣的故事,政治寓意深遠。而台灣直面兩岸統獨的影視作品似乎沒幾部,好比《零日攻擊》(2025),嗯⋯⋯。
.
還有一部電影大家很容易忽略,但這部作品肯定會在台灣電影史上記下一筆。我從來沒有在一部電影裡面看過這麼多的國族符號,也好像是首次在台灣電影當中明確看到「中共可能對台灣動武」的相關敘述,這部片就是《南方時光》(2025,附圖)。
.
不過這部電影講的不是現在,背景是1996年的台海危機,當時中共為了防止李登輝當選總統,以武力威懾台灣,許多人嚇得全家移民,對當時的房地產市場來說,也是一場噩夢。我去訪問導演曹仕翰時,我就說你這部電影出來的正是時候,因為現在(2025年)的台灣人都在討論2027年習近平可能動武,也太完美對應現在局勢了吧。
.
從中華民國國旗到民主選舉到國旗歌,《南方時光》完全沒有避諱呈現,這也意味著它絕無可能在中國上映。不過這並非代表這部電影是民族主義或傾向特定政治色彩的,這些國族符號在劇中依然是象徵威權。推估主人翁小洲年齡,也可說他是解嚴後剛懂事的第一代,從他的身上,已經看不到太多沉重包袱,他的許多言行舉止已經隱隱約約開始在挑戰這個社會的陳舊框架。
.
《南方時光》並不是一部政治作品,本質上還是一個青春故事,甚至可以說,去除飛彈危機的背景,這部電影還是可以成立。不過如果與政治符號共存就是我們台灣人成長的經驗,那又有什麼好去迴避的?無論我們喜歡不喜歡,這些人事物不就是在我們身邊嗎?
.
就以教官這個角色為例好了,每個在台灣讀過高中的人都遇過教官,有些人認為是黨國軍事威權象徵,有些人認為教官是學生的好夥伴,不同個人經驗,觀感自然不同,但無論如何,教官就是在那裡,這幾乎是台灣學生的獨有經驗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看到同樣以1990年代為背景的《進行曲》(2025)時有點出戲,因為有過男校經驗的人(包括我)在內的人都知道,教官跟血氣方剛的男同學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不可能迴避。
.
《南方時光》不過就是還原了1990年代台灣人的生命經驗,感覺沒有多也有沒有少,但其實這樣就很不容易了。片中的選舉的影射就更有深意了,當時是台灣首次總統直選,中共強烈反對主張台灣主體性的李登輝執政,透過飛彈威嚇,其目的是希望台灣人可以轉投反李登輝的新黨支持組合(林洋港、郝柏村)當選。
.
中共原本判斷台灣人可能認為恐嚇會奏效,結果沒想到是嚴重誤判,反而激怒當時的台灣人,猶疑不決的中間選民全都跑去支持李登輝,解嚴後的國人都唾棄親統、親中的新黨,認為新黨會把台灣帶回威權時代。最後台灣選民大團結,李登輝拿下高達54%的驚人得票率,林洋港只有14.9%。如果沒有中國干預,不至於是這麼懸殊的差距。
.
當我代表《放映週報》去訪問導演曹仕翰時,他跟我說他覺得當時的台灣人比現在還要更團結。這個弦外之音,我聽懂了。《南方時光》的確不是一部討論政治的電影,但之所以在現在去重現那個年代,並不是沒有意義的。雖然現在年輕觀眾去看,或許會對於「國民黨候選人高票當選」代表「台灣不畏中共打壓」感到錯亂萬分就是了。
.
近期總統賴清德出席《大濛》(2025)放映會,呼籲國人進場看《大濛》。我覺得總統不該厚此薄彼,許多台灣優質電影都有取得政府補助,例如講述台灣科技業奇蹟的《造山者》(2025)與巧妙對應現在兩岸局勢的《南方時光》,總統怎麼不一起推薦呢?這些電影傳遞的精神,都很重要。
.
《南方時光》現在應該場次越來越少,票房應該也不理想。對於片方而言,更大的災禍也發生了,近日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國際影展原本決定將之選為競賽片,劇組也邀了,結果臨時決定撤片,透過導演曹仕翰發文得知,這是摩洛哥政府的決策。至於摩洛哥政府為什麼要出手去干預一個影展,原因也不難猜,這當然是中共出手干預。
.
對於中共而言,《南方時光》傳遞的政治訊息,似乎太過危險,跟李登輝當時去康乃爾大學一樣難以容忍。不過我倒是覺得很好笑,《南方時光》就是大家眼中的非主流電影、藝術電影,中共有必要出手打壓到非洲去嗎?
.
目前《南方時光》遭到打壓的訊息已經見報,但各界討論度不高,然而在我看來,這其實跟台灣人在運動賽場上被搶國旗,根本是沒有什麼兩樣的事情。面對來自對岸的文攻武嚇,我們能做什麼呢?台灣電影人如果現在選擇視而不見,沒有出面聲援,以後影展被中共施壓撤片,也將成為常態,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就可能會再次發生,這是唇亡齒寒的問題。
.
而我國政府現在對此並未回應與發言,也無譴責聲明,我只希望現在能趕緊跟進,面對這樣嚴重的事,豈能不明確表態?該影展今年聘請的評審團主席是韓國名導奉俊昊,我也好奇奉俊昊是否可以接受這種事?若今天是普丁(Vladimir Putin)要求某影展撤掉烏克蘭電影,這豈不是國際醜聞?不僅評審團要辭,影展方也得有人下台。
.
如果全球影人可以團結起來,要求這些威權國家尊重藝術的自主性,力量將會不容小覷。不過這可能的確想太遠了,希望我們台灣人能夠自己先正視這件事,並給予台灣電影創作自由絕對的支持。
.
(如果有媒體希望引用本文章,不需要徵詢我的同意,可以直接引用。)
黑特民進黨 The night is darkest just before the daw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