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戰全是中共「領導」的?》

  中共現今號稱「十四年抗戰」,其主張意在表明其所謂「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東...

《東北抗戰全是中共「領導」的?》 中共現今號稱「十四年抗戰」,其主張意在表明其所謂「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東…

《東北抗戰全是中共「領導」的?》

中共現今號稱「十四年抗戰」,其主張意在表明其所謂「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東北抗聯」、「抗聯」)發起了抗日第一槍,不僅將東北抗日義勇軍(簡稱「東北義勇軍」、「義勇軍」)進行淡化處理,有時甚至將義勇軍歷史通通歸於中共所領導。那麼,是否這種說法屬實,並且東北抗戰全如其所言,由牠領導的呢?

九一八事變之後,最早挺身而出的,是馬占山在江橋的抵抗,以及隨後遍地而起的東北義勇軍。這些部隊由原東北軍將領、地方保安隊、民眾自發組織而成,規模一度高達數十萬,他們構成了東北最早、最大規模的抗日力量。領導者如馬占山、李杜、丁超、蘇炳文、馮佔海等,均為國軍系統將領。可見國府和國軍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東北抗日救國會王化一也說:「東北抗日義勇軍中,原先的東北軍軍官從正統觀念出發,認為既受國民黨政府和東北地方當局的委任和領導」、「他們有的便拒絕接受共產黨的幫助,有的拒絕共產黨人參加工作」、「馬(占山)、李(杜)、蘇(炳文)、馮(佔海)各部,都有東北各省黨部的分子,如王憲章、吳煥章、韓春萱、韓清倫、趙在田、王育文等在各部隊進行活動。」(1)

關於這點也可從中共文件中得到佐證,許多東北抗日義勇軍處於國民黨的領導影響之下。中共北方會議文件說:「目前義勇軍的領導,最大部分還落在國民黨軍閥豪紳富農鬍子土匪手中。」(2) 1934 年中共中央的一份指示信說:「在某些部隊中(如陳東山等所領導的),國民黨還佔著領導地位。另外,有許多隊伍中,有我們的影響,同時也還存在著國民黨的影響,特別在上層分子的中間。」(3)

東北抗日義勇軍大約可分為幾個系統,有張學良支持的東北抗日救國會、自任東北國民救國軍指揮總監的朱霽青,以及國民政府系統的朱慶瀾以民間團體面目出現的機構。僅以國民政府系統為例,九一八事變發生後,1931 年 11 月東北難民救濟協會成立,以朱慶瀾為理事長。 1932 年 4 月 26 日,在上海建立了東北義勇軍後援會。《東北義勇軍後援會大綱》規定,以援助東北義勇軍各軍抗日作戰,收復失地,完成救國工作為宗旨。凡為收復東北失地而於東北自動抗日作戰之武力組織,無論用何名稱,屬何部曲,皆視為東北義勇軍,得到本會之援助。該會明確規定以調查東北軍情,籌措東北軍需,撫卹戰士遺族,宣傳東北現實,籌劃實力應援為任務和職責。東北難民救濟協會為籌募「收受抗日捐款機關」,東北義勇軍後援會實為援助指導義勇軍對日鬥爭之指導機關。1932 年5月,東北義勇軍後援會易名為遼吉黑民眾後援會。從後援會成立,至當年年底,共援助義勇軍 21.6 萬餘元。1932 年 8 月 23 日,後援會北遷北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政部、參謀本部、北平軍分會派有專員參加後援會工作,外交部派有專員與後援會聯絡。後援會指導義勇軍,設立軍略委員會,改義勇軍建制為軍團制,委任過何清明、馮 康、馮佔海為軍團司令。在攻打瀋陽時,為使各支 義勇軍隊伍協同配合,遼寧義勇軍成立軍事委員會,遼吉黑民眾後援會與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合作,成立東北義勇軍總司令部,由朱慶瀾任東北抗日義勇軍總司令,王化一任遼寧義勇軍總司令。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東北義勇軍後援會捐款收支第一次總結報告》記載,1932 年間,後援會援助各部義勇軍總計 201 121 元。 (4)

國府對義勇軍援助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曾由上海兵工廠援助朱慶瀾步兵子彈 200萬發、手榴彈3萬枚、機關槍 48 挺、迫擊炮 20 門、子(炮)彈 1 萬發。(5)「援助遼吉黑民眾後援會步兵子彈2​​00萬發,機關槍40挺,黃色炸藥2萬斤。 」(6)1933年 1月開始,國民政府每月援助朱慶瀾義勇軍30萬元,對其他義勇軍援助 12萬元。一說國民政府支付抗日經費20萬元,發將士薪水 5萬元。(7)日軍進攻熱河時,應東北熱河抗日後援協會之要求,國民政府曾提供一百輛大卡車。(8)

因此,國民黨和國民政府對義勇軍的領導和影響,是歷史事實。

另外,除了義勇軍,國民黨在東北的地下黨務工作也不容忽視。九一八事變後,隨著軍事撤退,1932年國民黨於北平成立「東北黨務辦事處」,由張學良、梅公任、周天放、彭濟群等領導,負責指導東北地下黨務及義勇軍抗日活動。雖然1935年受日軍壓迫,辦事處遷往南京,但仍持續派員在東北從事黨務工作。1937年中央改組辦事處,將東北劃分為七區派員指導;1939年採行「雙線領導制」,設立特別黨部以防組織受損。1940年東北已有150個縣黨部、2253名黨員(9);1944年僅遼寧省就有62個支部(10)。組織以反滿抗日為目標,工作分為秘密、半公開與公開三階段,內容涵蓋組織、訓練、調查、宣傳、民運、文教、軍事、爆破、交通、經濟建設等十項。東北黨務辦事處長期指導地方黨部與愛國青年,發展抗日力量,歷經多次重要事件,如1936年安東事件、1941年「12‧30事件」、1944年三省黨部事件(11)、1945年五二三事件(12)。許多黨員流亡、犧牲,估計數千人以上。總體而言,自九一八至1945年,國民黨在東北的地下黨務與抗日行動從未間斷,並與中央政府抗日政策相互配合,對東北抗戰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東北義勇軍、國民黨黨務地下組織,還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軍事委員會分會的「滿洲情報組」、中國國民政府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合作成立的「中韓互助聯合會」、藍衣社等等,均為國府在東北援助、指導、實施抗戰的實例,這裡不一一細說。

近日,政論節目時評人蔡正元博士,將義勇軍和抗聯混淆,稱中共滿洲省委組織的武裝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的開始,並指武器為蘇聯援助、蔣介石不抗日只剿共,其內容嚴重失實、嚴重誤導視聽、更損及歷史真相。倘若小編所言有誤,尚請蔡博士明確指出;反之,蔡博士對於相關內容,理應正視並予以更正,以免錯誤繼續流傳。

參考資料:

(1)王化一:《東北義勇軍的興起和失敗》,中 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 《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 年, 第 237 頁
(2)《開展游擊運動與創造北方蘇區的決議——北方 各省黨委代表聯席會議基本通過》,1932 年 6 月 26 日,中 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八集,北京:中共中央 黨校出版社,1991 年,第 389 頁。 (3) 《中央給滿洲省委指示信》,1934 年 2 月 22 日,中 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集,北平:中共中央 黨校出版社,1991 年,第 128 頁。
(4)王駒:《朱慶瀾與遼吉黑民眾後援會》,《社會科學戰線》1991 年第 2 期,第 220-223 頁。東北義勇軍總司令, 一說東北義勇軍總指揮。據載:因張學良不同意稱東北義 勇軍總司令稱呼,乃改稱東北民眾後援會,見趙尺子《九一八事變初期的東北義勇軍》,“國史館”史料處編《東北抗日 義勇軍》,台北:“國史館”,1984 年,第 717 頁。
(5)趙璐:《試論東北抗日義勇軍軍費、軍械、軍需物資 來源》,見“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編《九一八研究》第六輯,長 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年,第 251 頁。
(6)日本外務省外交資料館,A-1-1-0-21-5(20卷),《滿洲事變排日排貨關係》(華北支部),北 平,《北平第97號參謀情報》1932年10月30日。
(7)趙璐:《試論東北抗日義勇軍軍費、軍械、軍需物資 來源》,見“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編《九一八研究》第六輯,長 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年,第 251 頁。
(8)盧廣績:《九一八事變前後東北人民的抗日救國活 動》,《文史集萃》1984 年第 2 期。
(9)梁肅戎,《九一八事變前後中國國民黨人在東北的活動》,載《山高水長》第四集,114頁。
(10)梁肅戎,《九一八事變前後中國國民黨人在東北的活動》,載《山高水長》第四集,115頁。
(11)警察廳特高科整理專案三冊裡有完整的記錄。梁肅戎,《九一八事變前後中國國民黨人在東北的活動》,載《山高水長》第四集,117頁。
(12)王良,《東北易幟後的黨務工作與民眾運動》,載《東北文獻》10,11卷,20-21頁。

#九一八 #九一八事變 #國軍 #中華民國國軍 #東北 #蔣中正 #中華民國 #中共 #中國 #抗戰 #抗日 #中國國民黨



來源摸我

關於 黑特民進黨

History will have to record that the greatest tragedy of this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was not the strident clamor of the bad people, but the appalling silence of the good people.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會喜歡

聽聞某作家說要開班教學寫戰爭文學,說到本土戰爭文學,就不能不提我小學的時候在圖書室挖到的這一本「異域」,內容之慘烈對當年...

聽聞某作家說要開班教學寫戰爭文學,說到本土戰爭文學,就不能不提我小學的時候在圖書室挖到的這一本「異域」,內容之慘烈對當年…

聽聞某作家說要開班教學寫戰爭文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