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最重大的戰略失誤:承認歐盟認定核能是綠能。
多年來,反核方堅決否認綠色政綱包含核能,以及永續投資包含核能。實際上這是兩件事,綠色政綱是目標,永續投資是手段。
關於「核能是綠能」,有三個關鍵的時間點。
2019年12月,歐盟將核能列入綠色政綱(Green Deal),確立核能是綠能的地位。
此時,台灣反核團體造謠,宣稱核能不符合「對環境無危害」原則,故不適用永續投資。
2021年3月,歐盟提出科學報告,確認核廢料對環境無危害,應符合永續投資標準。
此時,台灣反核團體無視。
2022年2月,歐盟將核能列入永續投資分類(Taxonomy Regulation)。
條件:新建核電廠須在2045年前批准、採用3.5代以上技術,延役核電廠則須在2040年前批准、並有高階核廢處理計畫(可跨國合作)。
此時,台灣反核團體造謠,宣稱歐盟要求核電廠一定要是3.5代以上的新機型,故台灣核電廠不是綠電。
反核方拒絕面對核能符合永續投資,因為這等於同時吞下「核廢料對環境無危害」的事實。
然而,這次公投辯論,反核方急於反擊,竟表示「歐盟認可核電是綠電」,但核三就不是。
你不覺得奇怪嗎,核能在歐盟是綠能,到台灣卻不是綠電?
問題出在核廢處理。
我當下回應反方代表,民進黨連續執政第九年,不立法、不選址、不處理核廢料。
下一棒的黃國昌主席,翻開覆蓋的陷阱卡,原來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超過四年沒開會。
我們沒有事先套招,但默契不錯,成功使出連續技。
其實,永續投資分類,是規範歐盟內部活動。台灣核電廠不可能拿也不需要拿,歐洲銀行對能源業的融資。
我們去看永續投資的條件,核三廠發的電之所以不符合歐盟標準,全因反核方故意卡住核廢處理,再來說核電不綠。
提醒一下,若按照對環境無危害標準,台灣的風電光電造成大量生態破壞,沒有一個是綠的。
另外,在正式文件之中,從頭到尾都沒有綠能(Green Energy)的定義,只有綠色政綱、綠色清單(永續經濟活動),核能皆在其中。
如果要吹毛求疵,跳針核能不是「Green Energy」的綠能,那麼再生能源也不是綠能。
而這一點也不妨礙全球先進國家,共同追求24/7 CFE,全天候無碳電力的行動。乾淨穩定的核能,自然扮演重要角色。
更不影響歐盟自2023年起,已經在發行核能綠色債券(Green Bonds for Nuclear Energy)。
總之,感謝反核方終於承認歐盟認定核能是綠能、核廢料對環境無危害。
你們真是太棒了,我愛你們,結案。
(歐盟回信來自: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