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的凋零與民主的輓歌:為何我們必須粉碎民進黨的法西斯罷免陰謀 ​ 三十五年前,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的野百合,以其純潔與堅…

野百合的凋零與民主的輓歌:為何我們必須粉碎民進黨的法西斯罷免陰謀

三十五年前,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的野百合,以其純潔與堅韌,象徵著一個世代對抗威權、掙脫黨國枷鎖的渴望。其核心精神,從來不是為了擁立新的皇權,而是為了建立一套能夠永遠制衡「任何」掌權者的民主機制。野百合的敵人,不是特定的政黨,而是不受監督的權力本身。

然而,三十五年後的今天,當我們看到一群自詡為「野百合學運世代」的人,與執政的民進黨站在一起,高舉「大罷免」的旗幟,意圖清洗才由民意選出的在野黨國會議員時,我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歷史的傳承,還是一場對理想最徹底的背叛?

他們在新聞稿中痛陳在野黨「弱化台灣民主」、「扮演中共代理人」,並將公民團體發起的罷免行動美化為「公民自救」、「民主免疫力的展現」。但他們刻意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民主的真諦在於制衡,而當行政權力已然一家獨大,並試圖透過政治動員剷除唯一能有效監督它的立法權時,這不是民主自救,這是走向獨裁的最後一里路。

因此,7月26日與8月23日的罷免投票,早已不是對個別立委的信任投票,它是一場關乎台灣民主存亡的決戰。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粉碎民進黨及其側翼發動的這場法西斯式罷免陰謀,讓罷免案無法得逞,才是對野百合精神最忠實的捍衛,才是台灣民主延續的唯一正途。

一、誰的「烏克蘭悲劇」?——偷換概念的恐懼勒索

在「野百合世代聯盟」的聲明中,他們將罷免行動與「遏止烏克蘭式悲劇」掛鉤,這是一種極其惡毒且不負責任的恐懼勒索。他們試圖營造一種「監督民進黨=親中賣台=引來戰爭」的荒謬邏輯鏈,藉此將所有對執政者的質疑都打上「叛國」的烙印。

然而,讓我們冷靜思考,是誰,正將台灣推向真正的險境?

是那個在國會中,試圖建立聽證調查制度、強化監督能量的在野黨嗎?不,全世界的民主國家,國會監督行政本就是天經地義。一個權責相符、透明的政府,只會讓國家更強韌,而非更脆弱。

真正的危機根源,恰恰是那個不斷撕裂國內共識、對外採取單邊主義挑釁的民進黨政府。他們放棄了過去兩岸之間透過模糊與默契所換來的和平紅利,將所有資源投入到一場豪賭式的意識形態對抗中。他們對內無法有效解決能源、通膨、高房價等民生疾苦,便將「抗中保台」當作所有施政失能的萬用遮羞布。

當數十萬人民在426走上街頭,怒吼著反對執政者的傲慢與意識形態治國時,這些「野百合們」充耳不聞。他們看不見人民對和平與繁榮的卑微渴望,卻只看得到自己依附於權力所帶來的政治利益。將在野黨的國會監督抹黑為「中國滲透」,不過是為了掩蓋自身施政無能、掏空台灣的廉價藉口。一個將內部監督者視為敵人的政權,才是將台灣推向戰爭邊緣、製造內部動盪的真正禍根。

二、誰的「多數暴力」?——被權力豢養的雙重標準

民進黨及其支持者最常用來攻擊在野黨的詞彙,便是「國會多數暴力」。這句話本身就是對民主最大的諷刺。

首先,在野聯盟在國會的席次優勢,是全國選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結果,是最直接民意的體現。人民選擇了一個「藍綠白分立」的結果,目的就是不希望再出現過去八年那樣「民進黨獨大、贏者全拿」的局面。在野黨依據民意授權,在國會行使其多數席位推動法案,這叫做「議會政治」,不叫「暴力」。

其次,真正將「多數暴力」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不正是過去八年的民進黨自己嗎?從「一例一休」的強行修法,到前瞻預算的草率通過,再到無數引發社會爭議的法案,民進黨何曾尊重過在野的聲音?當年在野黨的抗議被他們斥為「為反對而反對」,如今角色互換,他們卻將在野黨的議事程序稱為「毀憲亂政」。

這種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完美地展現了權力如何腐化一個人的靈魂。當他們在野時,他們要求程序正義、要求實質討論;當他們掌權後,任何對他們的監督與挑戰,都成了「暴力」、成了「滲透」。他們所支持的,從來不是民主,而是「只有民進黨才能執政」的霸權心態。

而這場罷免,正是這種霸權心態的極致展現。他們無法接受選舉的失敗,無法容忍權力受到制衡,於是便發動了這場企圖顛覆選舉結果的政治鬥爭。這不是民主的日常,這是對民主制度最核心的攻擊。

三、民主的傳承不容壟斷,野百合精神不容玷污

台灣的民主,是一部沉重而光榮的奮鬥史。它承載了從228事件、白色恐怖、黨外運動到野百合學運,無數前輩的血淚與犧牲。這份傳承的核心,是對抗任何形式的獨裁與專制,是捍衛人民最基本的言論自由與政治權利。

然而,今天這群自稱代表野百合的人,卻選擇性地遺忘了歷史。他們忘記了當年所反抗的「萬年國會」,其本質就是一個不受民意監督、自我授權的怪獸。而今天,當在野黨試圖為失能的國會裝上監督的牙齒時,他們卻反過來指責在野黨「擴權」。

更駭人的是,他們竟支持一個公然宣稱要用國安法來對付在野黨立委的政權。民進黨總召柯建銘之流,其鬥雞式的語言、對異議者輕蔑的態度,以及動輒給對手扣上「違憲」、「賣台」的大帽子,這不正是當年他們所反抗的威權幽靈的縮影嗎?

歷史最大的諷刺莫過於此:曾經的屠龍少年,在安逸的權力圈養下,早已長出了鱗片,成為了新惡龍最忠誠的衛士。他們將那部偉大的民主奮鬥史,窄化為服務特定政黨的政治資本,將「野百合」這面光榮的旗幟,當作自己打壓異己的遮羞布。

他們不配代表野百合,更不配壟斷對民主精神的解釋權。因為當他們選擇為新的威權保駕護航時,他們就已經背叛了1990年在廣場上的自己。

讓我們用選票終結鬧劇,守護台灣的制衡民主

回到問題的本質。這場大罷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陰謀。其目的,就是要拔除在野黨在國會中監督的力量,讓賴清德政府重回過去八年那種不受節制、為所欲為的狀態。一旦罷免成功,台灣將事實上進入一個沒有有效反對力量的「綠色威權」時代。

屆時,政府的任何決策,無論多麼荒腔走板,都將暢行無阻;任何對兩岸關係的挑釁,都將被視為唯一的「愛台」表現;任何對民生疾苦的吶喊,都將被淹沒在「抗中」的政治噪音中。這,才是台灣真正的危機。

野百合的精神,從不屬於任何政黨。它盛開在永遠與人民站在一起、永遠敢於對當權者說「不」的土壤上。今天,這份精神的真正繼承者,是那些看穿執政黨傲慢、要求政府謙卑、捍衛國會制衡功能的廣大公民。

因此,在7月26日與8月23日,我們手中的那張選票,將不僅僅是決定幾位立委的去留,更是決定台灣未來要走向「制衡民主」還是「一黨獨裁」的分水嶺。

我們必須投下「不同意罷免」的一票。

我們要用選票向民進黨政府及其附庸們發出最清晰的怒吼:人民選擇了在野黨立委主導立法院,就是要你們學會謙卑與協商,而不是清算與鬥爭。我們用選票告訴他們:民主不是你們的私產,民主運動的精神不容你們玷污。我們用選票終結這場耗費社會資源、撕裂國家的政治鬧劇,讓國會回歸監督,讓政府回歸治理。

讓罷免案灰飛煙滅,才是對民主最堅定的守護。讓我們一起行動,為台灣留下一個能夠互相制衡、真正屬於人民的民主未來。

黨外在野大聯盟
鄭麗文 許文忠(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二代)共同執筆

來源摸我

關於 黑特民進黨

History will have to record that the greatest tragedy of this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was not the strident clamor of the bad people, but the appalling silence of the good people.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會喜歡

哦哦哦!就是在賣台!就像顆檸檬!【歷史哥快報|鄭麗文、李易修】

哦哦哦!就是在賣台!就像顆檸檬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