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寫了幾篇關於八年抗戰的小雜文。現在回到最基本的問題:同一場戰爭的勝利,中共稱「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獨派稱「終戰八十周年」,就只有民國派還堅持著老名詞「抗戰勝利」。請問:哪一個稱呼合適?
看倌須知:所謂「反法西斯戰爭」這一詞彙,在中國出現,不是二次大戰開始的1939年,也不是抗戰開始的1937年,而是早在1935年就有了。
話說,1935年時的「法西斯」,僅僅是義大利一個政權,並不是甚麼戰爭的代名詞,更不關中國的事情。中國大地有一群中國人喊著「反法西斯戰爭」,在評價其對與不對之前,可能我們更在乎這群中國人腦子正常與否。
沒錯,在歐洲大多數還容忍左翼政黨的環境下,義大利以國家的力量,壓制共產黨勢力,可說是開風氣之先。但那是義大利的事情,與中國何干?您只要看到中國「反法西斯主義會」幹過的事情,就「思過半」了(侯註:思過半,稍微想一下就通了)。當時,國民政府逮捕了國際共產黨間諜、烏克蘭籍的牛蘭夫婦。為了營救這兩名國際共產黨人,蘇聯費盡了苦心,透過宋慶齡向蔣中正接洽,說「可以用在蘇聯的人質蔣經國交換牛蘭」。蔣拒絕了,並在當時的日記中悲憤地寫道:「余寧使經國不還,或任蘇俄殘殺,而決不願以害國之罪犯以換親子也。絕種亡國,乃數也,余何能希冀倖免!但求法不由我而犯,國不由我而賣,以保全我父母之令名,使無忝此生則幾矣。」
關於這一段,中文《維基百科》寫得很精采,有興趣的看倌不妨花時間看看。
當年為了營救牛蘭夫婦,出現了各類左派團體奔走,其中一個,就是「反法西斯主義會」。所以,中國所謂的「反法西斯」,在一開始其實就是「支持共黨」的代名詞。義大利法西斯遠在天邊,又還沒掀起世界大戰,你在中國「反法西斯」,不是神經病嗎?
後來,歐洲的大戰爆發,反德義侵略碰巧與「反法西斯」同一利害,國民政府為了抗戰,也搭上了「反法西斯」的順風車,加入西方同盟國陣營,這是後話。但做為中國人,「抗戰」就是我們的正式名稱,「反法西斯」與「保衛蘇維埃」一樣,都是舶來品,是俄國人唯恐蘇維埃政權被反共勢力摧毀,指示中共沆瀣一氣喊出來的口號。
至於「終戰」,那根本不值一駁,笑笑即可。
結論:說「反法西斯戰爭」,是對於俄國人斷不了奶;說「終戰」,是對於日本人斷不了奶。說這些話的人,都是乳臭未乾的小孩。
來源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