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大事件: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福編 首先敘明,此次事件勿作政治操作,花蓮縣政府已提前盡疏散減災所能。中央也早盡責做…

地質大事件: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福編

首先敘明,此次事件勿作政治操作,花蓮縣政府已提前盡疏散減災所能。中央也早盡責做好監控。

一、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原因:114年薇帕颱風造成的豪雨,使萬榮鄉國有林地發生局部走山,在北緯26.696度,東經121.300度形成巨大的壩體。

二、馬太鞍溪堰塞湖水量:溢壩前約91百萬噸,和南化水庫差不多。

三、權責:馬太鞍溪堰塞湖當地為國有林地及國有河川,屬中央管,但下游地方災變預防為花蓮縣政府職責。

四、處理: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後,農業部、內政部、花蓮縣政府以及黑熊最愛講的「花蓮王」立委 傅崐萁 辦公室都去過了N次,但根本問題是馬太鞍溪堰塞湖當地,是深山峻谷,大型機具要進入引流還得先開路,等於得「先造一條小中橫」,根本無法實行。用引爆法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瞬間潰堤,所以到最後只能採取監控並隨時準備通知下游避難的方式。所以中央已經做好監控,鶄蟾羆很愛臭的花蓮國朝廷(花蓮縣政府)也早在一天前(22)日就開始進行部分強制及部分勸導撤離。鶄口中的「花蓮后」 徐榛蔚 和花縣府人員早就開始準備應變物資與救難,但實際發生還是非常的嚇人。

五、危險性
堰塞湖潰壩和溢流,所沖下的洪流其實是包含許多土石的泥流,破壞性非常大,湧入市區的其實是已經翻過堤防的緩流,速度變慢石頭含量也減少很多。但馬太鞍溪橋就這樣被沖毀了,如果洪流是沒有翻過大堤而直接衝擊到房屋或是車輛的話,房屋和車輛基本上會被切碎,人體更一定會碎。

六、救援
當下的救援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溢流中的泥流本身仍非常危險(想想連軍卡和校車都被沖走了,陸橋斷了好幾條),必須乘洪峰間隙水流變慢時才能救援受困者。

======
地質大事件:所謂沖積平原、沖積扇的產生,真正的主要動力就是堰塞湖潰壩和溢流。在漫長沒有人類的地質時代中,經過數百、數千次的走山=>形成堰塞湖=>壩體潰決和溢流,下游形成廣大的沉積層。(壩體潰決和溢流其實都是水沖壩體,小林村滅村那一次,水量更大,沖流的時間更快)

這一次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讓我們得以在許多鏡頭下親眼目睹這一過程。讓大家知道走山後的堰塞湖在溢流時是有多可怕。

但是最重要的宣導還是,如果聽到撤離警報,千萬不要不當回事,像這一次光復市區,就還是有民眾沒很認真看待垂直避難警告而受困。政府能發警告但腿在你自己腳上。

台灣島是個在颱風路徑上的新地質島,暴雨造成走山也一定會再發生,深山的大堰塞湖會繼續出現,畢竟各地的平原和肥沃的縱谷就是這樣形成的。

不過對花蓮縣鄉親和中央的挑戰,是這次溢流沖下的大約僅1600萬噸,也就表示未來馬太鞍溪堰塞湖仍有再發生類似事件的可能。







來源摸我

關於 黑特民進黨

History will have to record that the greatest tragedy of this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was not the strident clamor of the bad people, but the appalling silence of the good people.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會喜歡

就鏡檢好強大的背景! 8.5億海外資金手到擒來!

就鏡檢好強大的背景! 8.5億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