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小評: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獲利國與諸神的黃昏】#讀者投稿
最近關稅風暴下,我政府成為世界各國中跪舔到底的代表,中國大陸則成為迎戰到底的旗手,海峽兩岸形成「奉陪到底」與「奉送到底」的有趣對比。同時在川普暫緩「對等關稅」90天後,只剩中國大陸目前有145%的關稅繼續執行。許多鶄與羆就高潮了—「柯建銘先知」、「賴總統正確」(雖然60幾國甚麼都沒舔也暫緩了)、「中國包圍網成形」、「川普真的很厲害」。但筆者敢直接斷言,最後失敗的會是川普政府,差別只有是宣稱勝利後自己找台階下,或是撐到共和黨內暴動及期中選舉大敗。但關係兩岸政治的姑且不提,筆者來講的事實是: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獲利國。
在貿易中,一般講的順逆差其實只有商品貿易,但實際上還要算入金融帳與跨國企業利潤。如果覺得這不好理解,我們來說最實際的問題,一台在中國大陸生產的蘋果手機,其金額全算在中國大陸對美出口。但真正賺大筆的是蘋果公司,大陸工人的薪資、台積電與鴻海的毛利都只是其中的零頭。美國所謂的貿易逆差,絕大多數仍是美國跨國企業的利潤。另外,少部分仍在美國生產的具競爭力商品,也仰賴大量的海外零組件供應商,包括利潤最可觀的軍火生意。所以在川普前的美國總統,多數只有擔心過財政赤字問題,鮮少有去擔心貿易逆差。如果有人覺得筆者胡謅,那筆者引述一段哈佛經濟學家豪斯曼(Ricardo Hausmann)被路透社援引的文章:
Hausmann details how last year’s $1.2 trillion U.S. goods trade deficit is only half the story, as there was nearly a $1 trillion U.S. surplus in services like digit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finance, if the repatriated profits of overseas subsidiaries are added back.
In effect, America’s overall trade is nearly in balance.
But given that the value of U.S. investments abroad is estimated to be $16.4 trillion compared to the $374 billion that foreign companies earned in America last year, the former is a much more valuable target for any tit-for-tat reactions than U.S. goods, he said.
What’s more, U.S. dominance in tech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was not an accident. Indeed, it is rooted in the Uruguay Round of trade talks in 1994, when developing countries agreed to enforce rich countries’ IP protections in exchange for goods market access.
If the U.S. is reneging on the latter, the former may be considered fair game.
“While the debate in the U.S. and abroad is focused on tariffs and their impact on prices and exports, other countries will soon begin to wonder whether protecting America’s most valuable economic assets – its IP and the global mechanisms that allow it to be monetized – still serves their interests,” Hausmann wrote.
大致翻譯:美國去年雖有1.2兆美元的商品貿易逆差,但這只是貿易真實的一半,同時數位服務、電信、金融等服務貿易和跨國企業利潤匯回讓美國實際上擁有接近1兆美元的金融順差。美國事實上在整體貿易近乎平衡。
美國在海外的投資高達16.4兆美元,而外資在美國的投資報酬只有3740億美元,這代表著美國海外投資是其他國家想要進行貿易報復的更有效目標。更重要的是,美國在科技與智慧財產權上的全球領先地位並非偶然,而是1994年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中的重大交換條件之一,當時開發中國家為打開國際貿易被迫接受這些條件。若美國現在先反悔不遵守當初的協議,「儘管美國國內外的爭論集中在關稅及其對價格和出口的影響上,但其他國家很快就會開始懷疑,保護美國最寶貴的經濟資產——知識產權以及允許其貨幣化的全球機制——是否仍然符合他們的利益。」
…
Hausmann博士還客氣了。正是烏拉圭回合後的國際貿易框架,讓美國股市擁有驚人的相對PE比(本益比)。2024年底美國股市市值高達63兆美元,佔全世界一半,透過國際貿易體系,美國不只出口綠棉紙(美元)、還出口電子訊號(美國公債與美國股票)。美國自1994以來,平均每年流入/新增近兆美元的價值。但川普瘋狂的炒短線、關稅戰會有下列衝擊:
(一)美國的股債市本益比下修,代表性的美股七雄就減損3.5兆美元以上。
(二)美國跨國企業因成本上升導致落後於潛在競爭者,這會惡化美國的未來競爭力與地位。
(三)美國不在是當然的投資避風港,會進一步惡化資金流入。
(四)美企實際上的規格制訂地位會受到挑戰。
更簡化一點,其實是無數的Pan-Chinese(包含兩岸你我與曾經是中國領土1500年的越南、大中華文化圈的韓國地獄工人),爆肝爆腎輪班努力,黑眼圈進黑廠,撐出美國前所未有的霸權,最後大家還抱著流血流汗的儲蓄去購買美股美債。川普想要終止貿易逆差,事實上可能會先終止掉美國霸權。對美國真正可怕的不是繼續擴大的貿易逆差,而是美國再也沒有辦法有逆差(資金流出、股市暴跌,消費力大降)。
希特勒、三島由紀夫、布里茲涅夫所無法達成的目標,或許會由美國總統自己完成。不過大家也不用悲觀,諸神的黃昏後總會帶來新世界。
=====(筆者評語)
1.2022年鶄和羆吹上天的「俄羅斯包圍網」包圍成功甚麼?包圍網如果沒有共同利益擔保,只會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令一樣失敗。
2.附圖不知道要附甚麼,就附路透社援引 Hausmann 那篇文章之報導的截圖。
3.如果關稅與勒索就能解決問題,那其他偉大的總統為何不會施行?
4.中美貿易持續脫鉤下,那未來老共更沒有甚麼好怕的。
(本篇文章撰寫者畢業於杭州路,經歷包含大學任教與Ptt嘴炮10餘年,經歷史哥澄清唬允許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