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城中央陷落-波克羅夫斯特改名回紅軍城」 #福編
10月28-29日,俄軍攻陷紅軍城中央車站和西北公路入口。歷時一年2個月的紅軍城戰役基本結束。剩下的就是在紅軍城東邊以及雙子城季米特洛夫的烏軍要如何「撤出」。澤倫斯基繼續其優良傳統,到哪裡打卡上傳表示要堅守,之後就會失陷。
同時間在卡爾卡夫州北邊邊境大鎮瓦爾昌斯克,主城區也被攻陷。這導致卡爾可夫州北邊瓦鎮至庫普揚斯克(庫鎮主城區也已陷落)間的廣大肥沃黑土帶已沒有堅守的可能性,如果不停火,必將在未來數月重新回到俄羅斯統治區。
第聶伯河下游河間諸島也已泰半易手,準備渡河進攻的從2023年的烏方變2025的俄方。隨著冬季枯水期的來到,烏方又得從捉襟見肘的兵力中抽出兵力來防堵。
塞林不良卡森林陷落後,俄軍也開始對紅利曼鎮的鉗型包圍。
烏克蘭到現在雖然在美國的壓力下被迫接受就地停火原則(2022-2024堅持回1991線,2024年12月至2025年10月中堅持2022年全面開戰前分界線,美國政府施壓後再度退讓到就地停火),但繼續堅持俄道歉賠償與「歸還」赴俄原烏籍兒童為停火條件。
我國多數所謂的體制內與親執政黨軍事專家,始終等不到俄羅斯經濟崩潰,也沒有軍火停產,俄羅斯使用的遊盪彈藥與滑翔炸彈仍每月上升。戰爭終究取決於工業產能、資源實力與動員系統。
或許是擔心答應就地停火,會被質疑為何不在2024年底就答應此條件,烏克蘭總統與執政黨頑固地繼續堅持戰爭。但烏克蘭統治下的人口也跌破2900萬,而西方的庫存實際上也大致耗盡。所謂的去俄,揚棄自己的民族和傳統,甘願當消耗自己民族血親的馬前卒,幻想可以昇華進入歐美的大殿,最後確是敗光了祖產,失去地位,死傷慘重。烏克蘭血淋淋的教訓正是我們的未來。
黑特民進黨 The night is darkest just before the daw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