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凍省後,中央納入近7成原省政府的資源,卻未接下權責工作」
老省長宋楚瑜針對財劃法爭議發言,指出當年修憲凍省產生嚴重後遺症,就是把很多原來省政府的財源納入中央,中央拿到了7成資源,剩下3成才是地方政府,但中央卻沒有接下當年省政府的權責工作。
宋並舉例,他擔任省長時,警消相關開銷是全額由省政府負擔,但凍省後,很多財務包袱變成地方政府自己要負擔。此外,教師退休金、薪資等教育支出,也都成地方最大負擔。他強調,《財劃法》關鍵不是中央與地方如何分錢,而是要把責任和開銷結合一起,哪些責任具有全國一致性質的費用,統一由中央來出。
宋楚瑜前天受訪也表示,土地增值稅、營業稅這些過去都是省政府的錢,由省政府統籌安排、平衡不同縣市情況,如今只看到以人頭來分,這跟統籌分配精神有差距。
==========
這就是財劃法爭議前的背景,許多原來省府負擔轉地方,財源歸中央,變成地方需要常年不斷爭取中央補助。然而沒有固定公式的情況,變中央可以有效挾制地方,或大小眼針對特定縣市(如高雄)開無限卡(就連捷運補助比例也不同,高雄就比台中高)。其他如場館補助、校園翻新、公車補貼、農業專案、勞健保補助都有因人設事調整的空間
然而這種等於給其他縣市發均貧卡的做法,已經造成特定縣市民眾(如新北、竹竹、台中)的不滿。
財劃法修正,是各縣市必須更認真面對自己的財政,不是亂來再靠私相授受從中央各類下發款項去搶其他縣市。
來源摸我